首页 > 扶贫成果 >  教育扶贫   科技扶贫   文化扶贫   社会实践   其他方式   年度报告

【千龙网】北科大牵手甘肃秦安 人才优势助力“旅游扶贫”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7-09-05 09:45:36    浏览次数:

9月3日下午,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武贵龙在甘肃秦安县县委书记王东红和县长程江芬的陪同下,考察大地湾遗址。图为武贵龙一行在倾听讲解员讲解大地湾遗址。千龙网记者 于振华摄

                                                                       9月3日下午,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武贵龙在甘肃甘肃秦安


9月5日讯(记者 于振华)一个遗址向下挖掘10米左右,依次呈现8000年前至5000年前5个延续不断的文化层,这就是十分罕见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如今,秦安县在国家资金扶持和社会资金参与下,将以大投入获取大产出的方式开展“旅游扶贫”。

9月4日上午,北京科技大学与对口帮扶的贫困县甘肃秦安签约合作,组建北科大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教学实习基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北京科技大学将充分利用其人才和技术优势,对秦安县大地湾景区。”9月4日晚上,中共秦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东明向千龙网记者透露,秦安县大地湾遗址被发现后,一直侧重于文物保护,而没有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加上秦安县长期处在贫困线下,无力为大地湾遗址周边改善配套设施,导致大地湾遗址沉寂了近30年。

秦安县政协主席杨仁义也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认为,没有旅游的文化是没有成长的文化,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内涵的旅游。而旅游景区的开发风险较大,小投入没有产出,中投入小产出,大投入大产出。因此,大地湾遗址旅游景区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和项目投入,充分利用秦安当地文化资源,建设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大地湾大景区要是能做起来的话,其人文资源会吸引国内外大量游客走进秦安探幽怀古,不仅通过旅游扶贫迅速脱贫致富,还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武贵龙表示,该校和秦安县还将共同举办秦安大地湾文化与科技国际学术研讨会,目的是围绕大地湾遗址及其出土的遗物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从考古学、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博物馆学等多角度论证大地湾史前文化的价值。校地加强合作,力争将秦安大地湾文化与科技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成为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盛会。通过这个平台提高秦安县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度,扩大秦安县的影响,为开发秦安县文化旅游资源做出积极贡献。 

中共秦安县委书记王东红也表示,秦安县将与北科大进一步加强沟通,继续完善方案,力争将此次研讨会办成一个层次高、范围广、影响大的活动,相信研讨会的举办将有力地推动大地湾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也对借助大地湾文化提升秦安、乃至天水、甘肃的影响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千龙网记者了解,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北的五营乡邵店村,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相接的缓山坡上,距天水市102公里。

秦安县大地湾遗址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遗址,遗址面积约2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距今4900—8120年。大地湾遗址是中国西北地区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大地湾遗址以文化类型多、延续时间长、历史渊源早、技艺水平高、分布面积广、面貌保存好而备受考古界关注。

据考证,大地湾遗址大致可分为5期文化,包括: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其历史年代从距今80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其中,一期文化距今约8000年,是中国西北地区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考古工作者共在大地湾遗址清理发掘出房屋遗址240座,灶址98个,灰坑和窖穴325个,墓葬71座,窑址35座及沟渠12段,累计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18件以及动物骨骼1.7万多件,清理房屋遗址240座,灶址104个,灰坑和窖穴342个,窑址38个,墓葬79座,壕沟9条。

常山下层文化是仰韶文化向齐家文化过渡性质的遗存,它的发现对于探讨渭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及齐家文化的渊源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新鲜资料。大地湾遗址对于建立渭河上游史前文化序列、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